社会实践日志八

2009年07月20日 15:34 管理员 点击:[]

一个大山里的老爷爷

山里的太阳深居简出,久不露面。昨夜开始的雨,淅淅沥沥的不停,像挂在青色和白色幕布上满满的银色的针。午后,更是滂沱。我们下午的任务是上山调研,饭后,我们沿山路而上,侧身俯望,昨日本还干涸的河道一如黄河般汹涌,山上流下的雨水,夹杂着泥沙,一并倾下。我们一行三人,向山上迈进,山路上零星地点缀着几户人家,却大多紧闭大门。在半山腰角落处的一户人家外,一个身影在那边忙碌着,佝偻却有几分干劲,我们便走过去探访。远处,我们遥见老爷爷正在用七零八散的塑料布遮挡着那用木板做成的小木屋,漏洞斑斑的屋顶在滂沱大雨中显得不堪一击。在残破不堪的塑料布下是老爷爷岁月侵蚀后满是褶皱的手,孤军奋战的老爷爷此刻越发显得形单影只。此景让我们觉得自惭形秽,于是,我们伸出了自己的手,紧紧地相握着。但是当老爷爷看到我们的衣裳滴滴答答地掉雨,立即把我们引向屋中,生怕我们生病受冻。

开始,我们用普通话和他交流,但是发现老爷爷一脸茫然,我们以为是语言不通,但是当重庆的同学与他交流后同样的状况出现了,我们才明白原来年迈的爷爷在无情的岁月下听力退化,几近失聪。于是我们用最大的音量与他说话,慢慢可以聊上一两句。当其中的一位同学无意间发现了老爷爷床头摆着几本书,兴许老爷爷认得字,可以与他在纸上沟通。于是我们询问了老爷爷是否可以认字,在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后,一场在纸上的交流开始了。

我们:您冷不冷?

老爷爷:冷。

我们:您自己住吗?

老爷爷:是的。

我们:您有子女吗?

老爷爷:有一儿两女,现在和儿子住在一起。

我们:您自己做饭吃啊?

老爷爷:和儿子一起吃。

……

后来,我们发现了破旧的书柜上有老爷爷陈旧的笔记,经他同意后,我们翻阅了,发现了其中的内容都是相关的法律条文摘抄,于是另一段对话开始了:

我们:您对法律感兴趣吗?

老爷爷:是的。

我们:您平常都干些什么啊?

老爷爷:我喜欢看些书。

我们:那您的书都是哪来的啊?

老爷爷:政府发的。

我们:政府什么时候发的啊?

老爷爷:很多年以前了,我都已经记不清了

我们:爷爷,看见您桌上有毛笔,您能给我们写几个字吗?

终于,爷爷用颤抖的双手在泛黄的纸上写上了这么几个字:“你们关心我,我很开心。”

当时,一行三人都被这短短的几个字深深地打动了,即使我们没有为爷爷做什么,只是言语的交流,爷爷就已经很开心了,那种孤独不言而喻。但是,当爷爷拿起那些陈旧的但价值不菲的书时,爷爷笑了,尽管房屋多么破旧,尽管家居多么简陋,尽管衣衫如此褴褛,那一本本书中,蕴含的,是黄金屋、颜如玉,是那些世俗的身外之物难以取代的精神食粮。或许很多人有家财万贯,很多人有锦衣玉食,但是,我们相信,纵是万贯家财,也换不来老爷爷那种对知识执着的追求和渴望。

物质生活挽留的是一个躯体,精神生活拯救的是一颗心。

上一条:社会实践日志九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中期总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