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友芝行之家访
今天是我们来到贵州的第四天,而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对三个员工进行家访,为了更好的了解员工的家庭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状态等,我们深入到员工的生活中去感知他们。
首先我们去的是陆渊恒家。之前在学校里经常会见到他,但总感觉他很腼腆,每次只是远远的和我打个招呼而已。但是趣味运动会那天他让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感观与了解,由于突下暴雨,我们让员工紧急撤回教室,情急下我随手将我被踩脏的笔记本交到了他手上,待到我们将员工都送回教室后,我意外的发现他仍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等着我,手里拿着已经被他擦干净的笔记本。我顿时就觉得这是个细心的孩子。而今天在去他家的路上他不停地跟我们聊天,让我们觉得这个孩子甚是开朗活泼。当我们看到他家那个已经有六十年历史的老屋时,我小小地震惊了一下,原来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跟父亲、弟弟生活的长大的。他的伯母也热情地拿出自家种的水果给我们吃。我们也随着他去担水,甚至跟着他的邻居大爷去割草。我们也体验了一次割草的感觉。从他的话语中发现他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会帮家里分担很多事情。虽然他生活条件比较差,但是因为有父亲在身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留守儿童,所以他的生活单纯简单。
接下来我们去了第二个员工家里,他的名字叫孟凡力。我们之前了解到他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里住,弟弟在外婆家住,周末会回家跟他一起住,而他平时会去伯父伯母家吃饭。他家房子在农村来说算是条件不错了,估计是父母在外努力打工得来的结果。后来,他的伯母执意留我们吃午饭,因为盛情难却,我们留在他家里吃了饭。我们还询问了他一些生活情况,发现他平时还是个比较调皮的孩子,有好几次差点遇险,所以我们也提醒了他要注意安全。但是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家的原因,他有时还是会害怕一个人在家,尤其是深夜一个人时,经常会有害怕和孤单的情绪。二是对于逢年过节时邻里的热情帮助,他有时表现的很客气,故意跟人拉开一定的距离,我想这可能也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自尊心很强所以对人都产生了距离感。三是他的安全意识不够强,不仅是父母不在身边疏于管教更是学校对于安全教育的疏忽。四是处于青春期的他有些许的自尊心与虚荣心的膨胀,我想这需要父母与老师正确的引导。
我们下午又去了第三个孩子家,她的名字叫罗维婷,她平时就和奶奶妹妹住在家,父母在外地打工。她的家境在农村不算很差的。我们发现她家墙上有不少奖状,有多数是她的妹妹的,她的妹妹罗维雪在上小学四年级,是个乖巧安静的孩子,尤其喜欢读书。我们发现罗维婷是一个有些乖僻的孩子,虽然看上去花梗我们很亲近,但在班上还是不太合群。可能是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有时会对外人产生抵触情绪,有些些自卑,所以看起来很要强。就算是跟我们聊天也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的聊一些东西。可能因为是个女生,所以对我们所谈论的一些话题比较敏感,有些问题甚至会三缄其口或一笔带过,不愿详谈。
虽然今天我们走了很多路,感觉很累,但是我们还是收获了很多,知道农村的孩子生活其实不容易,也发现了学校教育问题有很大的缺陷。我们发现了学校对于孩子们的教育观有些许偏差。学校外围墙上有这样一句话:读完高中之中就业轻松。这让我们不禁担心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我们私下里也经常和他们聊天,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很容易发现绝大多数孩子都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都希望读完初中或高中就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我想这不仅是学校教育上的缺失,更是留守儿童的一个普遍问题,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或和祖辈,亲戚生活,或是一个人生活,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忽略了心理上的成长与教育,一旦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偏跛,那么着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甚至一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还有就是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这一方面,因为中国的社会现状如此注定了中国农村存在这种普遍现象,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只剩下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在家乡留守。父母没有参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距离感,这种隔阂愈演愈烈,严重就会导致亲情的缺失,而空巢老人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不论是空巢老人还是留守儿童,这都是中过程国农村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我们所能做的是要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让所有人来关心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走进他们的内心,关爱空巢老人,呵护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在教育上,更多是在内心上,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这样才会有效遏制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的流失,提高孩子对生活的热情。